婁義華
屋場會無疑是去年以來政務方面的網(wǎng)紅熱搜詞,出鏡頻率較高。尤以湖南省漣源市最為火熱,隨后蔓延至全國各地。屋場會這樣的工作方法一經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媒體報道以后,獲得了全國各地基層干部的認可,紛紛效仿。從星星之火已形成燎原之勢。這不僅讓廣大人民群眾,尤其是農村文化素質較低群眾感到溫暖,而且讓基層干部從中也找到了認同感與獲得感。走出了一條基層治理的新路子,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鄉(xiāng)村治理新格局加快形成。改進了干部作風,密切了干群關系。
作為基層干部,落實各種事務很細、很多、很雜,方方面面,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、學習、工作等等,在抓核心工作的同時,還要抓常態(tài)工作。事無巨細,壓力不小,還要應對各種考核,基層干部背負的壓力可想而知。要怎樣開展好各項工作,并且高效到位,不是上級領導認為滿意,而是群眾這個評判員覺得滿意。這需要有效的工作方法方能應對自如,否則,累死累活不見有成效。落得爺爺不疼姥姥不愛的尷尬局面。
漣源“屋場會”群眾煩心事協(xié)商著辦。
屋場會——是基層乃至各級干部深入到群眾家的院壩、曬谷場召開的一種以小組、屋場、院子為單位會議。是我黨的優(yōu)良作風、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工作方式。以方便群眾為出發(fā)點,通過干部、群眾面對面交流,讓群眾暢所欲言,干部實地掌握第一手資料,現(xiàn)場“察民情、聽民心、解民憂”。
屋場會是我黨群眾工作的體現(xiàn),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。全面推行這種以民為本的特殊會議形式,更能親近群眾、凝聚人心,以心換心的為群眾思考問題、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,以實際行動提高廣大群眾對干部基層工作的知曉率和滿意度,增強實施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的底氣和信心。
屋場會讓基層干部的工作重心下沉到村組屋場、政策宣講到村組屋場、感情聯(lián)系到村組屋場、信息連接到村組屋場、貼心服務到村組屋場、難題解決到村組屋場。
發(fā)源于脫貧攻堅時期的屋場會值得長期開展,并且要開出成效,形成長效機制。做好常態(tài)推進,長效治理,
屋場會不僅是一個活動,應該形成制度并常態(tài)化推進,屋場會不拘形式、不限時間、不定調子、不事先打招呼統(tǒng)一口徑。為了讓群眾真正敞開心扉,暢所欲言,會議搬出政府的會議室。干部來到村民小組、屋場、空坪地、田間地頭、村民聚會地召開。召開形式可以多樣化,根據(jù)村民的具體情況,可以開座談會、篝火會、開茶話會、各種專題會,形式不拘一格。要讓村民覺得干部沒有架子,不打官腔,盛氣凌人難以親近。要與群眾融為一片。要結合“三同工作”,讓黨員、干部、群眾學在一起、議在一起、想在一起、干在一起。
村民白天要忙農活,會議安排在晚上開,農閑時開。有些屋場會可以形成常態(tài)化,固定主題。比如:春天開一年的計劃會,夏天開農作物耕種技術會,秋天開農副產品營銷會,冬天開一年總結大會。其他主題的會議可以根據(jù)具體情況進行合理安排,比如:農村普法會議,每個月要進行幾次,根據(jù)村民們遇到的實際情況請司法部門的法律專家現(xiàn)場以案說法。屋場會要以黨建為總攬,依托黨小組與自然村組、屋場、院子為基本陣地,確定一名黨員或群眾為主事人,把黨建“三會一課”與鄉(xiāng)村振興、環(huán)境整建、民主治理、項目實施、產業(yè)發(fā)展等主題有機結合起來。
基層干部的常態(tài)化工作就應該以屋場會為主,深入群眾中去,要打破成天辦公室辦公,坐等有事群眾上門的工作方式,各級干部要逐步改變工作方法,主動走出辦公室,到自己服務的群眾中去,聽取他們的心聲,現(xiàn)場分析問題,解決問題。這是構建依法治國,服務型政府的基本機制。要制度化,鼓勵各級黨政干部多開這樣的屋場會。
屋場會不僅要建立長效機制,還要有考核機制,要開出成效,不能搞形式主義,很多類似的地方經驗剛開始都很奏效,時間一長,就變成了形式主義。很多干部到基層去開了屋場會,各種媒體宣傳報道鋪天蓋地,并未實際解決問題。俗話說:“雷聲大,雨點小?!?/p>
屋場會要以政策宣講和問題解決為導向,要規(guī)范程序操作,以人為本,力求實效。要切實正視和積極解決屋場會上群眾反映的合理訴求,能解決的要當場解決,不能解決的要上報上一級黨委政府,或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在確定時限內予以解決并答復。不能應付,不能打馬虎眼,不能踢皮球,推諉。要取信于民,每次屋場會都要實實在在以解決問題為導向,開屋場會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老百姓的實際問題。收集的問題要“件件有回音,事事有著落”?!拔輬鰰钡闹饕獌热菔切?、謀發(fā)展、提建議、論變化、引風尚。讓干部與群眾共話變化、共謀發(fā)展、化解矛盾、舒緩怨氣、解除心結。
把屋場會的主題、內容、摸排及收集到的困難問題數(shù)、解決困難問題數(shù)記錄在內,便于梳理、督辦,確保社情民情有深入了解、收集問題有解答回應。并通過“現(xiàn)場解決一批、解釋說明一批、協(xié)調處理一批、集中上報一批、反饋匯總一批”的形式解決合理訴求,以切實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。
要以開放的形式、開放的主題、開放的結果,向群眾面對面宣講政策、心貼心征求意見、實打實推進項目、點對點破解難題。同時各村(社區(qū))、村組要建立微信群、公眾號,并將長期在外務工或工作的群眾納入經常性聯(lián)系名單中,服務群眾方式由實地會議、會商、會辦轉為線上實時交流和網(wǎng)上解決相結合。將屋場會打造成新時代干群溝通交流的新平臺。
對參加屋場會的干部用車、用餐予以保障,年底對基層干部召開屋場會的開展情況進行考核評比,作為晉升的一項重要指標。很多創(chuàng)新的鄉(xiāng)村治理模式推行一段時間以后就悄無聲息了,問題在于基層干部出現(xiàn)了審美疲勞,考核機制不持續(xù),未納入基本工作機制當中。
屋場會及時有效收集社情民意,解決問題,不斷完善鄉(xiāng)村治理體系,形成長效機制助推鄉(xiāng)村振興,持續(xù)推進農村人居環(huán)境整治,建設環(huán)境美麗、產業(yè)興旺、農民增收的幸福美麗新農村。
責編:李林俊
來源:法制周報